首页 > 文娱

揭开每个东亚小孩的成长创伤,太让人共情了

《年少日记》由卓亦谦执导,尔冬升监制,在去年的金马奖和今年的金像奖上都获得了最佳新导演奖,是去年最具代表性的香港电影之一。

《年少日记》


作为一部直面华人家庭的小孩成长创伤的作品,《年少日记》难能可贵。

故事开启于一封无人认领的匿名遗书,中学老师郑sir急切寻找遗书源头,却因此回忆起深埋心底的痛苦往事——年少时,他的哥哥有杰突然自杀,生命永远停留在十岁。


这是一部关于青少年成长的残酷回忆录,也是借由自杀这一社会议题对其背后的结构性创伤进行的深刻反思。

卓亦谦以极其细腻、亲密与私人的笔触,描绘了创伤的运作及体验,使“抑郁”这种被广泛描述但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情绪以可被感知的方式,被更多大众所关注与了解。


卓亦谦拍摄本片是为了纪念一位逝去的友人:大学学电影时,一个才华横溢的同窗因事业得不到至亲者的支持,心灰意冷之下选择自杀。

回忆往事,卓亦谦数次哽咽,他无法想象故友如何度过最后那个痛苦的夜晚,也遗憾自己没能及时觉察并给予帮助。朋友的离开,也使卓亦谦联想到自己甚至一代人承受过或正面临的压力。

《年少日记》通过有俊与有杰两条人物线索,从童年跨越至成人阶段,呈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多重创伤结构。


其一是压抑的原生环境。棍棒文化、等级观念、大男子主义、同龄人比较意识在孩子成长中普遍存在。

第二层创伤背景则来源于社会对“成功”的执迷,它在青少年教育中有着普遍的存在。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完善的关键阶段,也是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高发期。

正如那句中心台词“抑郁不是一种选择”,影片通过塑造有杰、班长与文森特等多个“抑郁者”,剖析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困境及其文化根源,认为霸凌、暴力与歧视等校园中的种种现象不应该被简单理解为青少年问题的成因,而应当将其视为结构性创伤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结果

在主题的呈现上,《年少日记》并非以说教的姿态,而是设身处地地理解与共情。


影片尊重生活真实,并未赋予完美结局——最后,母亲没有再回来,父亲在忏悔中离世,婚姻破镜无法重圆,遗书的主人也并未找到。

时间的不可逆决定了创伤无法被完全修复,正如片中那些迟到的、无力的、无奈的瞬间,但它仍旧传递出救赎的信念——在爱意、勇气与宽恕中获得继续生活的力量



文娱

科波拉新片是一场盛大的灾难吗?

2024-05-16

文娱

街头打代驾?李溪芮想翻红,那真挺难的…

2024-05-16